“没放盐?”捧起一碗热腾腾的汤,油星点点漂浮,散发出香气,然而尝上一口,却发觉没有一丝盐味。
在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,家家户户习惯吃“无盐汤”。“我们做汤不爱放盐。”宁都本地人往往这样说,“盐在碟子里,吃多少就加多少。”
这一习惯,源于上世纪30年代初的一场“盐荒”,也同时见证了一段军民情深的艰苦岁月。
1931年11月7日,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。为了把苏维埃政府扼杀在摇篮里,国民党政府不仅对中央苏区发动了五次大规模的军事“围剿”,同时对中央苏区实行了严密的经济封锁,意图不让“一粒米、一撮盐、一勺水”落入共产党手里。
苏区物资严重匮乏,尤其是境内不产盐,外面的盐又进不来,导致食盐奇缺,成了稀缺的珍宝。当时,一块大洋在白区能买到七斤盐,在苏区却买不到相当于这块大洋自身重量的7钱3分盐,被称为“盐顶七钱三”。在这种情况下,苏区不得不对食盐实行严格的配给制度,规定苏区党员干部每月食盐配给额度为4两,红一方面军主力在作战时的食盐配给额度是每人每天8分。然而,即便这样低的配给数额也经常无法达到。
许多战士和群众长期缺盐而身体浮肿,伤口不易愈合,严重影响了红军的战斗力。为了获取食盐,红军想尽了办法。湿衣浸盐、棺材偷运……巧妙利用各种方式,把好不容易获得的食盐运进苏区。
“有盐同咸,无盐同淡。”在这种情况下,为了支援前线,让红军战士能吃上盐,宁都人民提出“炒菜少放盐、蒸汤不放盐”,硬是从牙缝里把珍贵的食盐省下来,全部用来支援前线。他们纷纷刮干净了自家的盐罐子,把食盐送给红军,自己吃饭只能从老屋墙上、地窖里等地方割取硝土,用土法熬制硝盐替代食盐。
“这种土法熬制的硝盐又苦又涩,吃多了还有毒,但总比没有盐好。”宁都人龚远生说。他的父亲龚有礼是一名老红军。“小时候,我们要是因为吃不好,抱怨、发脾气,父亲就会生气地说,自己有多少战友连这个都没吃过就牺牲了。”
这种缺盐的历史滋味深深烙进老红军的记忆中。“不管在哪里,家里一直就有做汤不放盐的习惯。”郭凤林与共和国同龄,父亲郭春福1931年在宁都加入红军,后来参加了长征,留在陕西工作,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才返回家乡宁都工作。郭凤林说,父亲从家乡走时还是十几岁的小伙子,回来时已是三四十岁了,他做汤从不放盐。
如今,八十多年过去了,盐对于宁都、对于中国任何地方都不再是稀缺紧俏的东西,但宁都人喝无盐汤的习俗却保留了下来,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人们喝的是清淡的汤,传承的是当年苏区军民的情。